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头条热点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乐亭各村庄的由来,你了解你的家乡吗?

    信息发布者:2017冰雪
    2017-04-13 17:51:19   转载

    乐亭历史悠久,据考古证实,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、生息,先民多以放牧、狩猎、捕鱼为生,栖身茅屋草铺。随着社会发展,开始垦荒种植,逐步建立村庄,过上了农耕生活。

    《乐亭县地名志》载:乐亭县有533个行政村,900多个自然村。这些村庄大小不一,特征各异,地理民情有别,传闻故事丰富多彩。

    村庄的建立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发展和历史演变,追根溯源,主要与从外地移民有关。据有关《史料》分析考证,历史上乐亭曾多次从外地移民。数量较多的是:春秋战国时期、西汉时代、北宋末年(金朝)和明朝,而移民次数最多、规模最大的是明朝。移民的原因是,元朝统治者横征暴敛,战火频仍,民不聊生,京东一带人口损失惨重。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后,为补充人口,从江淮、山东等地向这里移民,海隅之地的乐亭无疑是重点。然而时间不长,明太祖四子朱棣发动了“靖难之役”(又称靖难之变),这里的百姓又遭战争蹂躏,人口锐减,因此在战争平息后,明成祖又从山东、山西大量移民,直至万历年间才结束。当时,移民们拖儿带女,车拉人担,来到京东(包括乐亭)安家落户,开荒种地、发展生产,人口逐渐增多。为便于管理,统治者重新调整建制,建庄立村。全县共建立了九屯十八社(移民为屯,土著为社)。当时,人口集中之地建立的村庄辖多个庄(后来人们称之为片村),且多是十三个庄。如冯哨、戴家河、兰坨、庞家河、夏庄(十八个庄)、三教堂、元通庵、芦河、戈耳崖、湖林、石碑、套里等。如石碑建庄时,因东面有一大石碑而得名,辖有崔庄、马庄、老爷庙、王家庐、王庄、菜园、大庄、二郎庙、杜庄、温庄、张庄、魏庄、石庄十三个庄,东西长7里;而套里的庄名,是因坐落在滦河套,后相继建立了几个庄,故人们常说套里某某庄。

    明代建立的村庄名称,其间虽几经沧桑演变,但大多数村庄的名称却沿续下来。建国前后,特别是在农业合作化后,多次进行建制调整,规模较小的庄(自然村)已根据社会发展改变了原来规模,名称陆续淡化,特别是片村之名已逐渐消亡,成为老一代人的记忆了。

    村庄的名称大体分以下几种形式:

    唐山乐亭:漫话乐亭的村庄

    一、以姓氏命名

    村庄名称最多的是以姓氏命名。最初建庄时,以主要家族或影响较大的姓氏起名,在庄(村)或滩、坨、铺等前面加以姓氏。如陈庄、王庄子、张各庄、徐家店等。但也有以两姓做为村庄名称的,如刘马庄、张李铺、尹郑刘等。相传,明朝永乐年间,由山东移民而来的表兄弟二人,兄姓刘,弟姓马,在此地隔着一空地各建房屋,后来刘姓随着人口增多,建立了刘庄;马姓随着人口增长,建立了马庄。隔着的空地便成了胡同。人们说:“刘庄、马庄隔着胡同俩庄”。两个庄连成一片,叫刘马庄。而张各庄是明朝永乐年间一张姓移民来到这里,发现野地里长着很多草,草茎细而长,韧性又好,适宜编织,于是,就编起草帽,十分畅销。后来这里的人口逐渐增多,且全是姓张,就称张庄,俗称“草帽张庄”。以后附近又相继建立六七个小庄,统称为张各庄。徐家店之名起因是:明朝永乐二年,从山后六州移民而来的徐姓在此定居,开了一个旅店,叫徐家店。经几百年演变,逐步发展成一个拥有700户、2000多人的大村,如今该村仍以徐姓居多。

    每个村庄都有创始人,也都有他们亲身经历的故事。如王边哨村,相传是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个叫王边的人,在河岸上建了两间房屋居住,因房屋居高临下象哨所,过往行人便把这里叫成了王边哨。而王亭庄则是明朝永乐年间来了一个叫王亭的移民,他既不打鱼,也不种地,只是拿着笤帚和簸箕扫硝土。后来他的家属和亲戚也搬来居住,一边扫硝,一边开荒种地。年复一年,人口越聚越多,渐渐形成了一个小村庄,因为第一个来这里的人叫王亭,所以这个庄就叫王亭庄。又如王保仕村,相传是明朝成化年间有个叫王保仕的移民在此落户,此人长得一表人才,且勤劳朴实,不久,就从附近村庄娶了媳妇,夫妻二人生了八九个孩子,下辈更是人丁兴旺,传说这一家族曾有40多口人,五世同堂,渐渐形成了村庄就叫王保仕。

    乐亭地处沿海,古时以渔猎生存的先人们,在海滩或河岸搭铺作业,一般只有一两户,多则七八户,为便于记忆,就以户主之姓称之为××铺,如苏家铺、陈家铺、高家铺、刘家铺、张增铺、郗家铺、常家铺等,因此重名的“铺”不少。目前,一些较小的铺已不存在,如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切糕铺、安家铺和瘦狗铺等已经并入了八里桥村。

    唐山乐亭:漫话乐亭的村庄

    二、与河流相关

    古时,乐亭境内滦河支流遍布全县。每个支流都有自己的名称,在建立村庄时先人们就随河流命名,如汀流河、汤家河、勒柳河、芦葭河、庞家河、中淀河、琵琶河、酱家河、古河等;旧时乐亭境内河流、港汊水量丰沛,适宜行船航运,建有“渡口”,其附近村庄则以“口”和“港”命名。如陈渡口、新开口、三岔口、黄口、木瓜口、大港、小港、泗沟港、麦港等。以陈渡口为例,原名陈家渡口,据《陈氏家谱》记载:“明朝永乐三年,陈学一家由山东拨民而来,在乐亭南二十里一河口附近定居下来,陈学携其子一面开荒种地,一面用小船在河里摆渡过往行人,因此,就称这里为陈家渡口。陈学的子子孙孙,代代相传,人口越来越多,慢慢就变成了有规模的村庄。”“清乾隆十年,陈渡口户三十,人口百余”。随着人口逐渐增多,清同治年间,陈家渡口简化为陈渡口。建国初期,陈渡口130户,500余人。如今已达200户,1000口人。

    从前,滦河经常泛滥,从上游带来的泥沙在各个支流沿线不断淤积,形成滩涂或坨崖,故一些村庄的名称就依地形特点命名,如带“滩”的村庄:王滩、赵滩、周滩、张滩、裴滩、泥滩、呼家滩、贾滩上等;带“崖”的村庄:戈尔崖、沙崖、张美崖、刘家崖、黑崖子等;以埝命名的:崔魏埝、陈家埝、张石埝、新家埝、商家埝、堰上(分傅家、陈家、秦家堰等村);以桥命名的:郑家桥、八里桥、丰台桥等;而最多当属带“坨”的村庄,曾有“七十二坨”的称号,如:大黑坨、小黑坨、大尖坨、胡坨、青坨、韩坨、井坨、严坨、向阳坨、白坨 沙坨、翠坨等。

    旧时,沿海一带土地盐碱,十分荒凉,居民贫穷落后,房屋全由蓿蒺疙瘩堆成,以石碑、徐各庄、高各庄、景王庄子、王滩、麦港、董庄为一线,线以南称“下无处”,故“下无处”的人们称这一线以北为“上边”。

    唐山乐亭:漫话乐亭的村庄

    三、与寺庙相关

    旧时,生产力水平低下,劳动人民对很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,为了征服自然,战胜自然,只得祈求神灵保佑,根据各自的需要建造寺庙,供奉各路神仙,希望从神仙那里得到福、禄、吉、祥。因此在建庄时,就以当地的寺、庙、庵、观的名称作为庄名,如吉祥寺、齐家寺、李家寺、三教堂、三官庙、三义庙、关帝庙、双庙、财神庙、二郎庙、药王庙、国仙院、元通庵、老母庙等。

    唐山乐亭:漫话乐亭的村庄

    图为走马浮村的古树

    四、与传说故事、景物相关

    乐亭南临渤海,北依滦河。水陆交通便利,从汉代开始就在这里屯粮、驻军、修码头、建仓廒。相传唐朝开元年间建置马城县后,曾在乐亭东南储存军粮,驻人员看管,故名马城廒;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时,带领大军从乐亭路过,留下很多传说故事,如晒甲坨、板倒井、庞家河等;唐朝薛礼征东曾率兵在新寨故地驻扎过,人们便把这里称作营寨,后改新寨;城东的公官营因驻扎军兵故名公官营,将军坨曾驻一将军故名将军坨等。

    乐亭先人在生产生活中,留下了不少寓言、故事和神话传说,因此有的村庄名称就以传说故事命名。如烧纸庄和火烧佛的故事:姑嫂二人去坟上烧纸引起大火,一直烧了三天三夜,从烧纸庄烧到了火烧佛。火烧佛有座大寺庙,庙中供奉着很多佛像,大庙周围的草木全部烧光,可是寺庙和佛像却丝毫未损,后来人们把起火之地叫烧纸庄,将大寺庙之庄叫火烧佛庄。再如西凤坨之名的由来是,在一年发生海啸和洪水时,两只凤凰拯救人类的神话故事;走马浮之名讲述的是金马驹出没于村庄的神话故事等。

    在文化处于落后时代,先人们总希望有好的运气,因此在起村名时就用吉祥字词以求吉祥,如吉祥寺、向阳坨、迎好、兴隆庄、香道等;还有以植物起名的村庄,如葡萄庄子、菜园、韭菜沟、甘草坨、梨树园、双柳树等。

    乐亭的村庄、地名等受地方语言影响,有很多与普通话有差别的特殊语音。如河(huo)、李(lié)、高(gào)、裴(pié)、齐(qǐe)、顾(guò)等字的发音。还有:冯(fǎng)哨、黑崖(jiā)子、戈(guó)耳崖(niè)、牛样(niàng)子、符(fǒ)庄、药王阁(gǎo)等。也有很多的地名同是一个字,却带儿化音,如滩儿、庄儿、港儿。

    村庄的名声大小与时代背景和历史人物有关。乐亭方圆百里,几百个村庄大小不一,有的名声大,县内人人皆知,有的名声小,距离二三十里外的人不知晓。名声大的如:东徐各庄,是因为那里乾隆年间出过武状元李国梁;庙上、刘石各庄、小黑坨、大港都是清末民初“崔、刘、张、史”乐亭四大家族所居的村庄。尤其是崔家,在庙上建有洋楼、西大园子、十狮营等庄园,崔八厮的传闻轶事无人不晓。另一出名原因是村庄比较大或有大寺庙,兴节令(过节)、逛庙会。如阎各庄村东南曾有药王庙,农历四月二十八为传统庙会,前后五六天,声势浩大,号称“京东第一庙会”;安各庄、芦河、周坨、独幽城等出名也是因为那里有寺庙和盛大庙会。如今,革命先驱李大钊故居大黑坨村,已成为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典型、红色旅游景点,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前来瞻仰参观,故名声享誉乐亭,甚至全省全国全世界。

    乐亭的村庄聚落最长的当属石碑、大黑坨、大罗庄、毛庄、牛庄等,长度都在1500米以上。聚落最大的当属马头营,如今已过700户,2900余人。最小的村庄是海滩一带的铺,仅一两户人家;如今最小的村庄还有一些,如纪各庄谭庄子,东双坨小董庄,何新庄小河南等,都是十几户,四五十口人。

    有趣的是,有的村庄名称和它的大小不相符合,如大高滩和小高滩,陌生人一听以为大高滩一定比小高滩大,其实小高滩比大高滩大得多。小高滩有160多户,500余人,而大高滩仅有20户,80口人。所以人们说“小高滩不小,大高滩不大”。齐各庄是个七零八落的村庄,附近的人们不叫它齐各庄,而称它“散各庄”。马头营镇南王庄子是个大村,当地人按这个庄各部位的地理环境分别命名为:四平街、老牛上、东南街、五大门、西南尖、口袋胡同等。东双坨北庄聚落方位不正,不到10点钟,看太阳就像中午一样,人们叫它斜叉子庄。也有的庄大头小尾,称之为“榔头庄”。

    建国后,乐亭的村庄普遍由小变大、由弱变强、由穷变富。尤其是改革开放后,村庄面貌焕然一新。在外地多年的乐亭人回家已不认识自己的村庄和家门口了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